築夢前 他是操勞廣告人 | |||
2007/04/30 | |||
【聯合報/鄭朝陽】
現在「專業」是在露天辦野台古典音樂會的蘇泰榮,曾是時髦的廣告人。蘇泰榮從嘉義工商廣告設計科畢業後,揮別故鄉,投身台北的華威葛瑞廣告公司。華威葛瑞名氣大,同學羨慕他,但身歷其境,蘇泰榮的廣告之夢很快就破滅。 「加班、加班再加班,永無止境。」創意工作者日夜伏案輸出腦力和體力,負責業務的經理高層,則有吃不完的應酬飯、跑不完的續攤。 蘇泰榮這才發現,就算是爬到高層的位子,收入會很不錯,但等於是把生命和生活全部當成代價,實在太不划算了。 離開廣告公司,蘇泰榮入伍去,把當兵當存錢升學管道。他簽下志願役,役期四年半,月薪也高四倍。 蘇泰榮盤算,月薪一萬六千元,如果每月存五千,四年半下來就有廿七萬元,上大學就夠了。退伍考上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,主修雕塑。 搞藝術的人往往天真率性,飯碗問題過得去就好。蘇泰榮大學畢業後,為了專心雕塑創作,打了三年零工,在製造雕塑品的翻銅廠做翻模工,也為玻璃公司設計家具。他發現,打零工養創作,很辛苦。 為了維生,蘇泰榮在淡水竹圍開班教兒童畫畫,他的「半山腰美術教室」每周有一堂「今天不畫畫」課程,提供生態影片、古典音樂劇等藝術影片,給不愛畫畫的孩子接觸其他美學經驗。對古典音樂完全外行的他,開始大量蒐集這類影片。 蘇泰榮在美術教室的孩子身上花掉大半時間,在友人的真切呼喚下,四十四歲的蘇泰榮,兩年前決定回到嘉義原鄉,希望複製美術教室的美學欣賞經驗,讓行動音樂廳灌溉嘉義這片藝文荒漠。 沒有存款,沒有退休金,「知道就好,不必常常去想,也不必當成壓力」,忙著下一場音樂會演出的蘇泰榮笑說,朝著願景走去就對了。 【2007/04/30 聯合報】 |
- Apr 30 Mon 2007 23:07
一個快樂的傻瓜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